一提到孩子的作业问题,父母就会感到十分头疼,不只要督催孩子准时做完作业,有时还要常常辅导写作业。不少父母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,不一会就失去了耐心,最后反而事与愿违。下面大家就来讲一说正确辅导孩子作业的办法,让各位父母都能好好辅导!
1、辅导检查作业时重点看什么
完成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,不要指出具体错误之处,而是说出大体范围,如“做得很好,但这个题有的不对的地方,你再看看。”或者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—个小圆圈,让孩子自己找出不正确的地方,以改之。若孩子找出来了,就称赞孩子聪明、能干。
小学三年级将来,重点检查孩子做题的思路,算式的列法是不是正确,而计算的结果一般不检查,由孩子自己确认。假如计算结果错了,老师批改或考试时,判了xx,就让孩子自己去心疼、后悔,父母还装着深表遗憾、同情的样子:“真可惜,这儿错了一点,没得满分。
没关系,下次注意一点,会考好的。”检查语文作业,发现错别字,只在下面画个小圆点,由孩子自己查字词纠正;如此就能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任、认真仔细的学习品质。
2、辅导时不要盯着孩子写作业
有些父母喜欢盯着孩子做作业,一旦发现有问题,或字写错、写歪了,一边帮着孩子涂擦,一边批评、埋怨、责怪孩子:“如何搞的,又做错了,一直改不掉。”“说过多少遍,就是记不住,气死人的!”
大家可以想象孩子在这种紧张、焦虑的环境中,他学习的兴趣和能量之门还能打开吗?这时,父母再如何说教,他是听不进来的,也是改不过来的。
建议做法是,第一过问一下有多少家庭作业,然后叫孩子自己去做,大家轻手轻脚地做我们的事,不轻意打扰孩子,等他做完了再按上述办法检查。
3、培养孩子专心写作业的习惯
不少父母说我们的孩子写作业不专心、爱拖拉,只几道题目也要做好半天,不了解该如何解决。
借助“限时鼓励法”来纠正
认识一下孩子的作业量,心里估计一个完成的时间,然后征询孩子,如“语文40分钟能做完吗?数学30分钟能做完吗?假如在规定时间做完,给你贴上一个小星星,当达到5颗小星星的时候,父亲会奖励一个你喜欢的东西或带你到xxx地方去玩。”一般情况下,孩子会乐意同意的。
若发现孩子写作业时有不专心的表现,只须不是太过分,就让他动一动好了,毕竟家是一个歇息的地方,比学校要自由得多。假如孩子注意力太不集中,有拖拉的行为,大人可在旁边提醒一下,如“己经做了15分钟了,加油!小星星在等着你呢!”这个时候,孩子或许会集中精力继续做下去。
提醒父母注意的是,这种“限时鼓励法”是为了第一纠正孩子做作业施拉的不好的习惯,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作业写完即使达到了目的,要给予表彰,至于作业水平是不是认可,是后一步的事。
只须孩子有了一点点进步就要称赞,不可以如此说:“虽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,但写得不认真,还做错了几题,快去改改!”假如如此处置问题,不断不可以纠正孩子做作业施拉的习惯,而且还打击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。
假如换一种方法:“你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了作业,这非常不错,父亲第一给你贴上一个小星星,继续加油。只不过这儿仿佛做得不对,你一个人再去检查一下怎么样?”假如如此对待孩子,他必然会开心同意的。
做父母的要有耐心,只须孩子天天有一点进步,就是值得开心和称赞的事。培养孩子的学习好习惯要一步一步地来做,不可以性急。
借助“中途安抚法”来纠正
当发现孩子做作业拖拉,父母感到需要制止时,可以走到孩子身边,用手边爱抚他的头,边说:“是否遇见了难点,做不下去了,需不需要母亲助你一下?”如此第一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。
一般情况下,孩子会说没难点会做,这个时候大人要表现出一种平静的神情:“你非常聪明,立刻会做完的,母亲等着你怎么样?”这种办法,事实上第一是暂停了孩子拖拉的行为,然后使孩子了解:大人在关注他,期望他快一点做完作业。
对待做作业拖拉、爱玩的孩子,不可以在旁边一直用责怪、数落、抱怨的语言说教他,如,“做作业一直不专心,真是个‘拖皮鬼’。”“快做,不要玩。”“几道题,也要做半天,真没出息。”越是责骂、数落孩子,越会加重他的不好的习惯。
借助“直接需要法”来纠正
假如上述两种办法都不管用,还有一种办法可以用:“直接需要法”。这种办法就是,事先认识一下孩子的作业量,然后直接提出完成的时间,现在天的语文作业不算多,用20分钟完全可以做完,数学稍微多一点,用35分钟做完。
假如在规定时间没完成,到了时间,父亲便会收起你的作业,装在书包里,不可以在家继续做了。老师发现你的作业没做完,会处罚你的,由此而产生的责任完全由你一个人承担。
当然,你感觉时间不够,目前可以提出来,大家再商定完成时间。“那样,大人说到就要做到,当然,在实行这一规定时,情绪要平静,不可以发火。
要让孩子了解:大人说话是算数的,不是闹着玩的。这种办法是不能己而为之,带有强迫性,要事先与老师获得联系,请老师作好配合,以免老师觉得父母不检查作业,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了老师。
4、点拨孩子做习题
不是所有些孩子都不需父母点拨不会做的习题或”爬坡“难点,父母作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拔,是必要也是需要的。由于,小学生的学习力有限,需要大人的诱导和培养。只不过在辅导、点拨时要讲究方法,其办法是:
让孩子反复读题
很多题目并不难,只不过孩子缺少耐心阅读原题。总是只看了一遍,就感到不会做、非常难,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。假如大人一直迁就孩子这种消极心理,立即告诉他怎么样做,甚至将算式都列好了,就会使孩子培养遇见问题不想考虑,依靠别人解决的不好的习惯。
正确的办法是:”你非常聪明,母亲相信你,只须多读几遍原题,你会做得出来的。“当孩子做出来将来,大人要开心地称赞:”我说你非常聪明吧,只须仔细一读题,就会做了。“这个时候,孩子也必然会开心起来。
孩子不会做的题,大人坚持让他”再读一遍“、”再读一遍“……不轻意告诉他,这种鼓励式的读题法是可以”逼“出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,从而获得自信。
用例题作辅导
对于孩子经过考虑实在不会做的题目,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诉原题的解法,最好的办法是依据原题,编一个一样的例题,与孩子一块剖析、讨论,弄懂弄通例题,再让孩子去做原题。
因为弄懂了例题,孩子多半会做原题,假如仍然不会做原题,那样应再回到例题的讨论与计算上。经过几个来回,只须父母有耐心引导,孩子必然会做原题。这种做法,虽然大人要麻烦一些,但可以练习孩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。不然,孩子一直处在就题解题的被动思维定式中,非常难打造学习的思维迁移模式。
会学习的孩子,说到底就是拥有了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,可以以弄懂例题为基础,去应付千变万化的习题。这就叫做”活念书“,而不是”死念书“。有些父母,好像非常疼爱孩子,生怕他多动脑,一遇见难点,就告诉其做法,这是一种不好的办法,应该避开。
只讲重点
对于有的数学难点,父母一时也编不好例题,那样,可以就这个原题,剖析它的重点在哪儿,找到哪些条件就好解题了,让孩子依据大人的提示,去考虑、去列式计算。而不可以将算式直接列出来,或告诉孩子第—步干什么,第二步再干什么……假如如此辅导孩子,那样他的解题思路永远打不开。
当然,孩子到了上中学将来,数学题都非常难了,很多爬坡题父母也没有办法,需要请家教辅导,建议父母需要家教按上述办法去辅导孩子,不要一来就直接告诉孩子如何列算式,如何做题,若是如此,看着孩子的难点解决了,但思路总打不开。